施工安全要谨记,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都在这了

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临时设施之一,但它同时又是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之一,因此有效预防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坍塌是建筑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

【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坍塌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搭设准备阶段

在搭设准备阶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施工队伍的选择,还有一个是搭设材料方面的问题。

(1)搭设队伍无资质,非专业施工团队,无证承包搭设任务。架子搭设人员未经培训,未取得浙江省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没有按照JGJ130—2011等相关规范要求及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是导致坍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钢管、扣件质量不符合要求,使用劣质、不合格产品。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选用的脚手架钢管和扣件质量远远达不到规范要求;同样许多租赁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钢管、扣件在多次周转使用后缺少必要的维护保养,事后还将这些严重变形、锈蚀的材料租赁给施工单位,导致脚手架承载力明显降低,从而引发坍塌事故。

(3)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不全面。在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编制相应的安全专项方案,仅仅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简单描述,一笔带过,或者照搬照抄网上模板,缺少必要的杆件受力计算、稳定性验算,施工工艺缺乏针对性,方案内容中文本与计算书参数前后矛盾,缺少必要的用于指导施工的详图。或者编制了相应的方案,但是在实际搭设过程中并未按方案执行。

2、脚手架搭设阶段

(1)脚手架立杆基础未平整、夯实,基础表面也未进行硬化,立杆底部未设置垫块。脚手架的基础是保证整个脚手架安全的关键环节,基础必须坚固、稳定、可靠,它承担着上部所有的施工荷载,基础不达标就会造成整个架体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整体坍塌事故。

(2)杆件间距过大,剪刀撑设置少且不连续。立杆的步距、横距是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经计算表明,当立杆步距从1.2m增加到1.8m时,架体的承载力下降26%左右,当横距从1.2I11增加到1.5m时,承载力下降ll%左右。

此外,扫地杆的有无比较,承载力也相差40%左右。剪刀撑对于脚手架起着纵向稳定,是加强纵向刚度的重要杆件。因此各类杆件间距、数量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不足而发生失稳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

(3)型钢悬挑外脚手架锚固段长度小于悬挑端长度,型钢悬挑梁型号以及锚固件与设计不符,小于设计要求。预埋压环跟钢丝绳吊环未与楼板或者梁中主筋相连接,仅埋在素混凝土中,导致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发生破坏,从而发生架体倾覆坍塌事故。

(4)悬挑梁锚固段设置在阳台板、空调板等楼板厚度较小的位置处,且没有加固措施。

(5)悬挑外脚手架钢丝绳直径未达到设计要求,钢丝绳卡扣设置不足,导致钢丝绳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混凝土构件的棱角处,钢丝绳无保护措施,致使钢丝绳磨损断丝严重。

(6)连墙件设置不符合要求,间距设置过大,数量设置严重不足。连墙件采用柔性连结,预埋钢筋与脚手架立杆相连,仅具有抗拉而无顶撑效果。连墙件设置在立杆步距1/2处,远离主节点,难以起到约束脚手架横向变形的作用。连墙件采用预埋钢管时,短钢管总长度偏短,导致预埋钢管的预埋深度或者外露长度不够,严重影响连墙件的使用功能。

连墙件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以及避免出现倾倒、坍塌事故有重要作用。因此,连墙件的数量、质量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整体安全。

3、脚手架使用阶段

(1)脚手架超载。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材料随意堆放,在脚手架上大量堆放各种钢管、扣件、脚手板等等材料。材料堆放过重,堆放不均匀,造成脚手架超载或者偏载,从而引发脚手架倾覆倒塌。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为方便施工,在施工时擅自任意改动脚手架及其防护措施,擅自拆除拉结点,以及随意开洞,并不还原,从而引发架体坍塌事故。

4、脚手架拆除阶段

(1)连墙件随意拆卸。施工人员在拆除脚手架的过程中,未按相关规范施工,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然后再拆脚手架,导致脚手架在施工中缺少水平方向的约束,发生倾覆坍塌事故。

(2)拆除前未对相应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在拆除过程中也没按照专项方案拆除,将大量拆除后的钢管扣件堆放在还未拆除的脚手架上,导致脚手架超载,从而引发坍塌事故。

(3)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未按规范要求,在恶劣环境中,如强风、雨、雪天气强行施工,违章作业。